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滨海实验:蔡林滢)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感兴趣,体验成功调制饮料带来的乐趣。
2.观察并感知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能大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3.提高细致观察和用简单符号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运用简单符号记录的经验;有调制冲剂的生活经验;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
物质准备:干净的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符号卡若干、记录表、大记录表、方形盘子若干、勺子、白糖、红糖粉、跳跳糖、方糖、奶糖
环境创设:糖水屋背景、两边的桌子上放若干杯白开水。
【活动过程】
一、参观“糖水屋”,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白开水和白糖水的特征
(一)“糖水屋”引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我们班的糖水屋今天开业啦!我是这儿的老板,欢迎小朋友来做客。
(二)品尝白开水和白糖水,对比颜色和味道
师:今天我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两杯水,一个杯子上贴着红圆点,一个杯子没有,请你们比比、看看它们的颜色一样吗?喝上一小口尝尝它们的味道一样吗?
(三)幼儿自主取水品尝交流,观察比较感知两杯水的特征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两杯水都是透明无色的,一杯没味道是白开水,标有记号的是有甜味的糖水。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杯子受到中间的盘子里。
二、调制“白糖水”,引导幼儿初步观察感知白砂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一)教师提出质疑,引导幼儿观察白砂糖的形态
1.提问:刚才我们发现两杯水都是透明无色的,杯子上有小红点的是糖水,它是用什么糖调制的呢?
(1)猜想是用白砂糖还是红糖粉调制的糖水。
(2)感知白砂糖和红糖粉的形态,教师验证糖水是用白砂糖调制成的。
2.提问:白糖水里的白砂糖怎么看不见了?跑哪儿去了?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调制“白糖水”,观察感知白砂糖的溶解现象
1.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调制一杯甜甜的白糖水。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白砂糖、勺子),引导幼儿用勺子舀一勺白砂糖放进杯子中,并搅拌,提醒幼儿观察表达白糖的溶解现象。
师:刚才小朋友调制的白砂糖都不见了吗?白砂糖是怎么变不见得?
3.小结:将一勺白砂糖放在水中进行搅拌,白砂糖就慢慢消失不见融化到水中去,我们就说白砂糖溶解到白开水里不见了,白开水变甜了。
师:小朋友们都成功调制出糖水了,请小朋友将自己调制成功的白糖水喝掉吧!
三、自制“糖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感知各种糖的溶解现象
1.教师介绍调制糖水的材料并引发猜想。
师:今天我们的糖水屋还要制作很多种糖水,你们能帮忙吗?每一桌桌上都有红糖粉、跳跳糖、方糖和奶糖,你们觉得这些糖能不能调制成甜甜的糖水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每人先给自己的杯子里倒半杯水再到桌上选择一种糖放进白开水里调制;
(2)仔细看看这种糖会不会溶解到水里不见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3)可以溶解的话,就找出“√”放在记录板上对应的糖下面。如果不行,就选择“×”的符号。然后再到旁边取一杯温开水调制另外一种糖水,再观察记录。
3.幼儿自主调制糖水,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有序地进行操作;并观察杯中物质的变化,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2)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教师结合大记录板集中交流,逐一验证、梳理幼儿的观察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看记录板上有什么秘密?你们选的糖融化了嘛。有的小朋友说奶糖不能溶解,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奶糖有没有什么变化?
小结:原来啊!红糖粉、跳跳糖、方糖和奶糖都能溶解到水里,水变甜了变色了,有的溶解得快有的慢。
四、活动结束,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会溶解的物质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会东西是会溶解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