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教在线 > 教研之窗

大班语言活动《进餐时,说话好还是不好?》(辩论)(总园:陈晗)

来源:原创 编辑: 时间:2024-12-10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辩论活动,乐于与同伴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理由。

2、能够清楚表述“吃饭时,可以/不可以说话”的观点,尝试用陈述、反问、举例等方法反驳别人的观点。

3、能遵守轮流发言、举手示意、有序抢答的辩论规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参与制定班级规则,并对吃饭可否说话有一定的看法并用符号记录;有一定的辩论经验。

材料准备:课件、调查表、抢答铃1个、展示架、小黑板、圈2个。

【活动过程】

一、交流自己的调查问卷“吃饭可以/不可以说话”,激发幼儿对吃饭可否说话的正方、反方交流兴趣。

1、结合视频引出话题,交流讨论。

2、交流自己的调查问卷“吃饭可以/不可以说话”,根据观点,选择、确定正方、反方小组。

二、第一场辩论:吃饭可以说话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展开正方、反方的交流,尝试清晰、完整表述自己的理由。)

1、提出第一场辩论要求。

(1)轮流发言,举手示意,请到谁谁发言。

(2)根据自己的观点说出最想说的理由。

(3)发言的小朋友,眼睛看着对方方阵,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2、幼儿轮流表达观点,分方阵展示调查表,师幼共同梳理。

3、师幼共同小结:两个方阵的小朋友都从吃饭的心情、进餐速度、饮食安全、影响他人进餐这几个方面来表达吃饭可以/不可以说话的观点理由。

三、第二场辩论:你说我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点,尝试运用陈述、举例的方法来说理由反驳别人的观点。)

1、双方小组自由交流。

2、提出第二场辩论要求。

1)要发言时先按铃,谁先按到铃谁发言,正反方要轮流发言。

2)听清楚对方阵营说的理由再反驳他。

3、围绕话题正方、反方,尝试运用反驳的方法轮流对辨。

4、师幼共同小结:小朋友说出了更多的理由,用上小方法来说理由能让人听得更清楚,如果你的理由很充分,非常有道理就能说服对方。

5、小组代表总结“吃饭可以/不可以说话的理由”,体验辩论的乐趣。

(1)小组讨论。

(2)代表发言。

四、播放视频《医生阿姨对吃饭时的温馨提示》。(引导幼儿对“吃饭可以/不可以说话”的观点达成共识并联系生活修订“午餐公约”。)

【活动延伸】

1、开展“文明进餐”活动,评选进餐小明星,帮助幼儿养成进餐好习惯。

2、将新修订的“午餐公约”标上月份,叠加在旧公约后,形成“月份午餐公约书”展示在生活角。